案例,spss,数据分析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全文字数:10000字左右  原创时间:<=2022年

【内容摘要】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及反思(一)选题目的、价值和意义
“图形与几何”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儿童时代是空间知觉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引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图形》这节课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起始课,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感知经验,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并且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平面图形都是附着在立体图形之上的,没有独立存在的平面图形,因此,本课是之后学习几何图形的重要认知基础。在本节课中,主要认识了四种立体图形,并初步了解了他们的基本特征,认识这几种立体图形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的能力,并为以后学习图形与几何打下了重要基础。
(二)研究现状
1、国外
国外有关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主要由以下几种:突出几何事实,让学生了解或掌握几何图形所具备的性质,而不追求什么途径或方法获得这些性质;其次,强调几何的实际应用,而不追求其完整性和系统性:最后,更多的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教学。
2、国内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对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诠释上,以及对相关教材内容的整体设计与编排呈现的研究和比较上,除此之外,对“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的研究也比较多。
湘潭市某工作室对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基于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之一教学目标进行了教学前测和后测,发现学生都出现了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点混淆的现象。经研究,这是因为教师在几何概念教学中缺乏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行差异比较,因而学生无法建立起相应的空间观念。那么,本课的教学应该怎样处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呢?他们设计了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说出每种物体的特征;然后通过玩一玩、摆一摆、搭 一搭、滚一滚,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不同形状的物体感知每个平面的不同,从中发现立体图形的特点。学生每一次发现的不同,都是立体图形中某个面的不同,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立体图形无非是一个平面图形的空间组合。这些体验活动让学生辩证地认识立体图形的特点,创造性地构建知识。由此看来,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在知识点里备课和思考,而应该站在学生空间能力建构的高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不同的教师对本节课教学也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其中: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的官雪莲老师在讲授认识图形这节课时,通过把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带入到这些立体图形中,可以使学生更形象的认识这些图形,并更有兴趣的参与到这堂课程中。
万丰小学的毛慧玲老师在授课中通过把机器人分割成各种立体图形,并通过认一认、摸一摸、说一说、试一试的活动让学生更形象的认识这些立体图形,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在学习空间与几何这种比较抽象的内容时,教师应该采用多变的教学方式,寓学习于游戏,把抽象的东西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亲身感受,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到“图形与几何”的精髓。
(三)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主要是初步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这几个立体图形,并简单的了解这几个图形的基本特征。 
课堂主要从三部分入手:1、在分类过程中直观认识立体图形。2、在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3、在闯关游戏活动中深化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这几种图形,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的能力。
(四)研究设计
1、准备设计
(1)选择课程
(2)详细分析处理教材
(3)设计教学目标
(4)查找有关空间立体图形的学术期刊和论文资料等
(5)设计教案详案
2、实践
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完成教学,录制视频。
3、反思
回顾教学视频,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修改教案。
(五)研究的条件及方法
1、条件
(1)查阅相关资料和视频,准备教案
(2)在班级内进行试讲,通过指导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
(3)在实习学校借录播室
(4)带领实习班级学生进录播室进行录像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针对本节课内容,搜集、阅读、整理相关期刊和文献资料,汲取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为课程设计提供良好借鉴。
(2)案例分析法
搜索优秀教师与本课相关的视频资料,分析其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环节。

 

*若需了解更多与协助请咨询↓→[电脑QQ][手机QQ]【数据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