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spss,数据分析

企业并购后的能力整合


全文字数:20000字左右  原创时间:<=2022年

【内容摘要】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追踪,发现目前对并购问题研究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两条主线之间各自为界,缺乏密切联系;这反映了对并购活动的认识还存在着片面性;在潜意识上把并购活动与并购后整合活动等同起来;二是对并购整合缺乏深入理解与把握。大多数研究成果的内容都是关于经济学方面的并购研究,而对于管理学角度的并购的研究却相对的薄弱些。尽管从表面上看,缺乏对并购后整合活动的研究是由于并购活动与并购整合活动具有不同的前提假设和理论根基,并购后整合绩效的研究方法不成熟,资料的难获取性等原因造成的。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对并购活动的内在过程和机理缺乏明晰的认识。由于并购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企业交易过程而且很多并购只是资本运营产权交易,也就是所谓的为交易而交易,因而造成人们对并购的认识十分片面,大多停留在并购交易和并购形式上。但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并购包括并前规划、并购中交易和并购后整合三个阶段。并购绩效或效益实际上产生于两种性质,范畴完全不同的活动和过程;一是单纯的并购,这其实更多体现的是交易性质的经济行为;另一是并购整合,这更多从属于管理活动。因而真正的并购绩效来自于并购交易和并购整合两方面的绩效。
国外在企业并购及其管理整合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并购及其整合理论。1990年,美国J•Fred Weston等出版了《兼并、重组和公司控制》一书,对于西方学者提出的各种并购理论进行了归纳。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等人创立和发展的产权经济学及企业理论为探讨企业兼并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近 20 年的企业兼并实践也为我国企业兼并活动提供了前车之鉴。目前,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企业兼并理论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或曰企业兼并理论的研究滞后于企业兼并实践,现有关于企业兼并理论的研究多侧重于企业兼并的战略、企业兼并的程序、兼并手段等一般性的探讨为多,而对于企业兼并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如企业的边界、企业兼并的效率分析、企业兼并的福利分析、政府如何对企业兼并活动进行规管等企业兼并活动深层次理论问题的探讨明显薄弱。关于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更是缺乏系统的实证分析的理论研究。

 

*若需了解更多与协助请咨询↓→[电脑QQ][手机QQ]【数据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