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spss,数据分析

耳穴埋豆对改善中风患者便秘症状的疗效观察


全文字数:3000字左右  原创时间:<=2022年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意在探讨耳穴埋豆是否能改善中风患者的便秘症状,为临床开展此项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56例中风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治疗组取肺.胃.大肠.小肠.三焦五个穴位行耳豆埋穴,一周两次,一次按压1~2分钟,每日按压2~3次,四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便秘症状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耳穴埋豆能改善中风患者便秘症状,是一种简单、经济,且行之有效的改善便秘症状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耳穴埋豆;中风;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意在探讨耳穴埋豆是否能改善中风患者的便秘症状,为临床开展此项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56例中风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治疗组取肺.胃.大肠.小肠.三焦五个穴位行耳豆埋穴,一周两次,一次按压1~2分钟,每日按压2~3次,四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便秘症状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耳穴埋豆能改善中风患者便秘症状,是一种简单、经济,且行之有效的改善便秘症状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耳穴埋豆;中风;便秘;疗效观察
    中风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我国每年中风发病率约为200万。中风后便秘是常见并发症,临床大约有40%-65.38%的中风急性期病人可伴有便秘症状[1]。中风后因结肠运动,排便反射等受影响,加上卧床少动,液体量不足,进食少,精细少渣,缺乏食物纤维而容易导致便秘[2]。便秘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和心理负担,还可能诱发脑出血、卒中猝死、心绞痛、心肌梗塞、胃肠功能絮乱等的严重危害[3]。中风和便秘互相影响,部分中风患者经通便治疗后肺部感染亦随之好转,也可见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要重视中风患者便秘症状的治疗。本研究观察了耳穴埋豆对中风患者便秘症状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泉州中医院针灸科的住院患者5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参照2006《福建省中医病症诊疗常规》[4]中对中风及便秘的诊断。;②年龄在45~75周岁之间;③符合中风后便秘的诊断;④生命体征较为平稳,意识清醒,听力无明显障碍,能够配合护士进行耳穴埋豆;⑤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②由痔疮﹑炎性反应性肠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梗阻的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③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衰﹑肾衰等,或合并恶性肿瘤者,生命体征不平稳者。采用DPS统计软件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16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6±20,病程最短37天,最长114天,平均75.6±78.8。治疗组男15例,女13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75岁,平均57±20,病程最短42天,最长115天,平均78.6±77.2。两组在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1.3
。 
1.2 研究方法
1.2.1耳穴埋豆  对照组嘱患者每日增加膳食纤维摄取量,饮水量2000毫升,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上厕所,餐后1小时进行顺时针按摩腹部10~15分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王不留行子耳穴埋豆。耳穴贴为王不留行籽,外形为黑色芝麻大小的圆粒贴于预裁为约5mm*5mm大小的胶布上。耳穴取穴:肺穴.胃穴.大肠穴.小肠穴.三焦。具体方法为: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穴位位置,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每次贴压3个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每日按摩2~3次,间隔3天后撕掉,贴另一耳朵,两耳交替贴用。一周两次,四周为一个疗程。按摩的指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皮肤不破损为宜。耳穴埋豆注意事项:①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②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③耳廓皮肤有皮损、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④对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按压宜轻 [5]。
1.2.2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排便次数、排便性质、伴随症状。
1.2.3评价指标  参照2006《福建省中医病症诊疗常规》[4]。
治愈:两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不复发;好转:三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无改善。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把治愈和好转定义为有效。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未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8 6 9 13 53.57%
治疗组 28 10 12 6 78.57%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3,P=0.0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讨论
3.1  中风后便秘是常见并发症,是以中风后肠道生理功能障碍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直接影响着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日后恢复,也是中风再发的重要诱因[6]。中风病人大便不通畅时,肠道就不能顺利地排污去浊,一方面,肠道分解出来的胺大量积聚,被吸收入血液,毒害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影响中风病人脑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由于大便秘结而过分用力排便,使腹腔压力增高,心脏收缩加强,血压升高,就更容易诱发再中风或加重原有病情。[7] 。
因此,临床上探讨中风患者便秘的治疗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医学对便秘的治疗主要以口服泻剂及促进肠蠕动药物为主,其短期疗效显著,但是却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以及大量的副作用[8]。
3.2  耳穴埋豆是一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采用中药白芥子,王不留行或菜籽等,按耳穴位置埋在压痛阳性点,加以固定,可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产生信息传到机体相应的脏腑部位,起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作用[9]。
3.3  根据经络学说:“耳为宗脉之聚,十二经通于耳。”这说明耳区之经络与全身经络是连成一体的。神经解剖学表明耳神经之分布极为丰富,反应点大多分布于神经的分支通路上[10]。人体各个脏器和各部分在耳廓上都有一定的代表区。这些代表区是脏器有病时,在耳廓上的反应点。针刺耳穴就能调整相应的脏腑,达到治病的目的[11]。耳穴埋豆可通过良性刺激促进神经纤维传导,胃肠蠕动,使患者逐渐形成便意,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本病病位在大肠,与脾胃密切相关[12]。中医学中,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主运化,脾与胃相表里,辩证选肺穴,胃穴,以疏通脏腑经络,通达气机,和胃降逆,下气宽肠,通畅脏腑气机;选取大肠,小肠穴,以促进肠蠕动;三焦穴可刺激肠蠕动,促进肠蠕动恢复[13]。我们根据耳部的特殊结构,对相应的耳部经络穴位进行按摩,调节大肠的传导功能,促进排便,以预防脑出血等意外发生的效果。
4.结论
通过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耳穴埋豆可以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便秘症状。中医护理技术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脏腑学说为基础,经络学说为核心,通过刺激特点部位,以调和气血,激发相应器官的功能来扶正祛邪[14],中风患者久卧病床,容易导致便秘,我们对相应的耳部经络穴位进行按摩,调节大肠的传导功能,促进排便。耳穴埋豆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见的方法。耳穴埋豆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症状疗效明显,且使用方便,简单易学,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卫生经济学效价比高[13],有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思超.便秘在脑病发生学中的地位和意义[J].中国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10(5):294-295.
[2] 朴爱兰, 闵庚震, 冯春燕.中风后便秘的中医治疗[J].光明中医,2010,8.
[3] 曾静. 76例中风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J].重庆医学信息,2011,7.
[4] 陈端生.福建省中医病症诊疗常规 [S].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11.
[5] 蔡俊萍,张雅丽.耳穴贴压对临床各种便秘的治疗进展[J].上海护理,2011,05(2) .
[6] 徐林胜.王健教授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 04.
[7] 何国平,喻坚.实用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34-839.
[8] 袁晓宁,卢世芳.杜秘克辅助便秘病人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0,20(11):1032-1033.

 

*若需了解更多与协助请咨询↓→[电脑QQ][手机QQ]【数据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