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spss,数据分析

大学生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全文字数:13000字左右  原创时间:<=2022年

【内容摘要】

大学生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摘  要

在20世纪初叶,西方世界就开始了对于性别角色特质的研究。性别角色,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但是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探讨新的性别角色模式,即心理双性化。近些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双性化性别角色比单一维度的性别角色类型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单性化相比较,它能让拥有者更好的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潜能,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
本研究从贝姆提出的性别角色模式出发,根据个体在典型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上的不同组合,将157名在校大学生划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性别角色类型,进而探讨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此外,本研究还对双性化这一性别角色进行单独探讨,研究结论如下:
(1)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男女在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双性化是当代大学生的性别趋势。
(2)各种性别类型在主观幸福感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四个性别角色类型组在总体情感指数和总体幸福感上的排序(由高到低)均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说明双性化类型的人具有更高的幸福感。
(3)进一步探讨双性化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证实双性化者具有更高的幸福感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性别角色类型  双性化  主观幸福感

 

*若需了解更多与协助请咨询↓→[电脑QQ][手机QQ]【数据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