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spss,数据分析

群体管理与原理


全文字数:39000字左右  原创时间:<=2022年

【内容摘要】

    1.了解如何识别群体;
    2. 解释群体对个人和组织的功能;
    3. 明确影响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4. 描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解释群体凝聚力和生产效率的关系?
    5. 对群体决策进行利弊分析;
    6. 比较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名义小组法、电子会议法的有效性;
    7. 理解团队的功能及分类;
    8. 如何区别团队和群体?如何构建一个高绩效工作团队?
    9. 描述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1. 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结合体。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体之间,个体组成群体,群体形成组织。个体、群体和组织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作为群体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群体内的成员在心理上是否有一定的联系,是否有共同的需要和共同的目标。
2. 群体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原则,可以对群体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群体的原则和方式分类,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产生的正式的官方组织结构。正式群体有完备的规章制度、固定的编制、明确的职能分工、确定的上下级关系。在正式群体中,组织目标规定了个人行为的方向,并以某种严格的管理方式约束着个人的具体活动;群体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都要承担组织规定的职责和任务;群体必须严格遵守组织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群体成员对群体表现出明显的服从心理;正式群体能满足成员的归属感,加入正式群体要履行规定的手续,正式群体的结构相对比较稳定。比如公司的各个部门,大学各个院系、班级、小组都属于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一个与正式群体相对应的概念,指那些既无正式结构也无组织分工的群体。如:公司的小集团、小派别等。非正式群体不是人们有意计划的结果,它是在工作中产生于人与人的自然交往中。非正式群体的出现并非一种偶然现象,它是为了满足实现组织目标以外的某些需要而产生的。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交往的基础是地缘上接近,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在活动中能够满足彼此的需要。非正式群体既可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也可能会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若需了解更多与协助请咨询↓→[电脑QQ][手机QQ]【数据协助】